京都建城于公元794年,距今已有1230年历史。此后,京都作为日本的首都而繁荣发展,甚至在迁都东京后,它仍然是日本文化的中心。京都在战争中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其文化资产也得到了保存,所以今天它是一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的城市。
为了让京都这个旅游城市继续受到大家的喜爱,2020年我们制定了《京都旅游道德》(京都旅游行为准则)。
希望前来观光的各位充分考虑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并为居住在该地区的居民着想。
为了让来京都的游客避开拥挤的人群,以安全、放心、舒适的方式享受京都观光,我们制作了“京都游客舒适度地图”,其中包括按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游客舒适度预测和实时数据” 的镜头有日语、英语、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版本。
为了可视化拥堵情况,京都站、岚山、祗园等地不断安装实时摄像头,在京都的以下四大活动和旅游旺季也正在尝试。
-
葵祭:葵祭以优雅的游行装点京都初夏的清爽。这是鸭味噌神社(下鸭神社)和鸭别雷神社(上贺茂神社)一年一度的祭典,据说始于约 1,500 年前。从5月上旬开始举办各种活动(zengi),5月15日举行“路边仪式”,人们穿着平安服装游行约8公里。
-
祗园祭:七月的京都充满了祗园祭。祗园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八坂神社的祭典,起源于流行病的流行,从7月1日(吉祥祭)到7月31日(站神社夏越祭)的一个月多时间里举办各种祭典。 。 17日(节前)和24日(节后)的山驮游行,以及每届夜山祭,都会吸引大批民众,京都市内充满了祭典的热闹气氛。
-
时代祭:时代祭是平安神宫的主要祭典,是为了纪念平安都城1100周年而于1895年开始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时代风俗游行,大约 2,000 名市民穿着从明治维新时期到平安京建成时的延历时代的服装在京都街道上游行。
-
五山大祭:点亮夏日夜空的京都五山大祭,是传递盂兰盆节精神的传统活动。东山出现了一个大人物,松崎出现了太浩,西贺茂出现了船形,冲田山出现了左大文字,佐贺出现了鸟居。这五件“奥栗比”均被登记为京都市无形民俗文化财产。